辅导员业务研讨会——人文社科系召开大学生行为习惯专题研讨会

发布者:李杰发布时间:2025-03-28浏览次数:51

2025年3月27日,人文社科系在弘毅楼702会议室召开“大学生行为习惯”业务研讨会。系党支部副书记李杰主持会议,全体辅导员参会,围绕大学生学习、生活、社交习惯培养展开深入研讨,旨在破解学生行为习惯养成难题,探索更有效的育人路径。

在学习习惯研讨环节,一组数据引发热议——近半大学生存在明显拖延学习任务的现象。辅导员们聚焦拖延、课堂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根源,展开激烈讨论。有人认为中学到大学环境的转变,使部分学生自控力下降;也有人提出课程设置与学生兴趣的适配度影响学习积极性。随后,针对自主学习习惯养成,辅导员张文婷分享经验,建议通过设立学习目标奖励机制,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动力;在建立学习反馈与监督机制方面,辅导员杨辰辰提议利用线上学习平台,实时记录学生学习进度并生成反馈报告,还可组建学习互助小组,发挥朋辈监督作用,这一系列想法引发众人积极探讨。

关于生活习惯的研讨,围绕熬夜、作息颠倒等不良习惯对身心健康的危害,辅导员们结合实际案例深入剖析,指出熬夜不仅会导致脱发、精神萎靡,更会严重影响学习效率。在宿舍生活习惯培养上,辅导员沈婷提出制定详细宿舍公约,明确卫生值日、作息时间等规范,并定期组织宿舍风采展示活动,增强成员凝聚力,此建议获得一致认可。针对大学生盲目消费、过度消费现象,大家共同探讨将消费教育融入主题班会,邀请金融专家开展讲座,引导学生树立理性消费观。

社交习惯研讨环节,辅导员们各抒己见。为帮助性格内向学生提升人际交往能力,辅导员吴瑶提出开设社交技能培训课程,搭配情景模拟实践,让学生在演练中锻炼沟通表达与团队协作能力;面对网络社交带来的网络暴力、沉迷虚拟社交等问题,辅导员芮慧娟建议开展网络素养教育,通过案例分析、主题辩论等形式,引导学生规范网络社交行为。在社会责任感培养方面,众人达成共识,计划组织更多志愿服务、社会实践活动,让学生在服务他人中厚植奉献精神。

此次业务研讨会在思维的碰撞中,一系列培养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举措逐渐明晰。后续,人文社科系将细化落实会议成果,助力学生养成良好习惯,实现全面发展。

图:吴瑶

文:梁娟娟

审核:李杰